电脑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玻璃 > 政策法规

全生命周期管理助力绿色工厂改造

来源:工信头条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17日

  以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为典型特征,绿色工厂作为制造业重要的生产单元,是绿色制造实施的主体,属于绿色制造体系的核心支撑单元,侧重于生产过程的绿色化。目前,“绿色发展”已成为指导制造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成为重要的战略任务之一。

  传统制造企业的痛点与难点

  在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制造企业大力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加大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工艺和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快绿色改造升级;积极推行低碳化、循环化和集约化,提高制造业资源利用效率;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努力构建高效、清洁、低碳、循环的绿色制造体系。在这一趋势下,一座座绿色工厂应运而生。而从中国制造企业的绿色工厂改造工程实施路径来看,中国传统制造企业在推进绿色制造方面仍然面临着很多痛点难点。

  粗放式生产长期滋生制造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多是简单粗放、高能耗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形成了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为特征的粗放式发展模式。粗放式发展模式下企业创新能力不强、产品价值链低、生产效率低、资源利用率不合理、产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日益突出,人口红利过后制造业发展明显后劲不足。同时巨大的能源资源消耗及污染物排放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

  而放眼全球,占据制造业第一梯队的发达国家早已掀起“绿色浪潮”,通过降低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来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从而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纵观我国制造业,起步晚,经验不足,在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中,资源环境问题依然突出,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过度关注短期效益  长期问题未能得到根本解决

  绿色制造的实施需要从设计、制造、包装、运输、使用到报废处理的全寿命周期来改进工艺流程,提高技术水平,这势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进行产品研发、工艺改进、流程优化、设备更新,短期来看要以提高生产成本为代价。受经营规模与技术水平限制,我国制造企业的竞争仍然集中于中低端市场的价格、成本竞争,企业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过于注重短期利润,而没有认识到通过实施绿色制造所带来的长期效益,也就无法接受技术研发所带来的长期投入。因此,在做企业战略时并不能真正大刀阔斧进行革命性的升级改造,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传统制造企业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行业标准有待完善  顶层设计未能有效支撑转型

  相对大行其道的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各级政府、行业智库、制造企业本身对绿色制造的关注明显不够,相关部门也迟迟未能形成切实可行的行业标准来引导制造企业实施绿色制造,直到近年来才相继出台建设指南、行业白皮书等标准性文件。但是,标准的制订明显滞后于制造业转型升级需求,未能在实际转型中及时给予企业切实有效的指导。我国制造业亟需更加明确、更可落地执行、更加符合行业实际的标准来指导转型发展。同时,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违法成本低”问题突出,对企业实施绿色制造行为的激励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在绿色浪潮下,制造业正在紧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行绿色制造,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工厂作为构建绿色制造体系的关键一环,成为许多制造企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的着力点。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