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陶瓷专题

[陶博会]清华大学教授张守智:淄博陶瓷材质领跑全国

来源:淄博晚报  发布时间:2015年09月10日

  

  9月6日上午陶博会开幕后,熙来攘往的参观人流中,有一位白发老人缓步来到一个个展厅。他看得非常仔细,不时驻足,用相机拍下一个个瓷器造型。这位老人就是淄博陶瓷界非常熟悉也非常敬仰的陶瓷专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张守智。年逾八旬的张教授,几乎年年都到淄博陶博会。他走到哪里,淄博陶瓷人关注的目光就在哪里。

  他是国窑红娘

  “淄博陶瓷 当代国窑”地域品牌的影响力日益显现。“当代国窑”起始于1984年硅元瓷器代表淄博第一次进入中南海,而这与张守智教授密切相关。

  张守智与淄博有着深厚渊源。早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山东举行全省陶瓷行业培训班,张守智就到过淄博,对淄博陶瓷的科研力量印象深刻。1984年共和国35周年大庆,国务院紫光阁重新在全国范围内选用盖杯。这个任务落在了时任中央工艺美院陶瓷系主任张守智教授身上。张守智回忆说:“当时我想,新中国成立35周年了,应该用我们自己最新的陶瓷材质,才能体现出我们的成就,我想到了淄博,那时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硅元公司前身)的高石英瓷刚刚研制成功。”

  高石英瓷是淄博的原始创新瓷种,是近代以来中国人发明的完全超越欧美陶瓷材质的唯一原创瓷种。张守智推荐用淄博的高石英瓷做紫光阁盖杯,硅元公司承担并圆满完成了这项任务。从1984年至今已31年,高石英瓷制成的瓷器逐渐成为党和国家多个机关最高接待用瓷。今天我们说“当代国窑”,它始于1984年的第一步,就是这样在张守智教授引见下迈出的。

  他是企业导师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就活跃在中国陶瓷科研领域的张守智教授,如今是德高望重的陶瓷泰斗,在中国陶瓷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在与淄博陶瓷界密切联系的三四十年里,他的每一次推荐,对一个企业、一个瓷种来说,都产生过重大影响。9月6日上午,记者跟随张守智教授来到一个个展厅,能真切感受到每一个企业对他的欢迎和敬重。

  在华莱瓷业展厅,张守智在一个青瓷瓶前停下了脚步,看着精彩图案在朗润的瓶身上,他频频点头。华莱瓷业总经理仇传群赶忙迎上来说:“张教授,这就是您去年指点过的那个瓶子。”原来,去年陶博会,张守智见过华莱瓷业的产品,觉得这种器型颜色太深了,看上去有点闷,建议颜色淡一点,再清脆朗润一些。华莱瓷业根据张守智的建议做了改进。仇传群说:“经张教授指点改进后,这种瓶很受欢迎。”

  在淄博鲁玉陶瓷有限公司的展厅,一套青花瓷产品吸引了张守智的目光,他拿起一个青花瓷茶壶仔细端详并拍下了照片。他对鲁玉陶瓷董事长李玉强说:“你们研制的青花瓷,很像康熙青花,将来大有前途。”康熙青花稳重典雅,在青花瓷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比宣德青花要明快得多。能制作出跟康熙青花如此相似的陶瓷企业还不多,张守智对鲁玉陶瓷称赞有加。

  他是陶瓷伯乐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淄博陶瓷的科研力量闻名全国,先后研制生产出了滑石质瓷、高长石瓷、高石英瓷、钠长石质瓷、合成骨质瓷等多个优秀瓷种。张守智说:“新中国60多年了,所研制的新瓷种集中在淄博。知道这有什么意义吗?”张守智接着解释说:“新瓷种的出现,意味着解决了陶瓷材质的问题,这是淄博对新中国陶瓷的巨大贡献。新材质好比到超市买的菜,有了菜,厨师才能去做。陶瓷有了新材质,才有后面的造型、设计等等。”

  采访张守智时,恰巧遇到了硅元公司的老专家刘凯民,他们是非常熟悉的老朋友。张守智说:“刘老师,还有硅酸盐的老所长、淄博的老书记杜祥荣,还有张儒岭等,他们的创新都是获得国家发明奖的,他们研发的材质,为淄博、为山东、为我们国家争得了荣誉。”

  除了日用陶瓷,张守智对淄博的工业陶瓷也非常欣赏。炼钢窑炉门口的两块耐火砖,需要耐上千度的高温。这种砖过去一直被美国垄断,卖给我们一块就80万美元。而山东工陶经过研发,终于有了替代产品,性能优于美国产品。我们打破了垄断,以每块100万人民币的价格出口。美国人一直不相信,直到前几年来看到我们产品才目瞪口呆地相信。

  张守智说:“山东历史上不是官窑,但山东陶瓷的历史却非常漫长,9000年前的陶片,在淄博找到了。有深厚的陶瓷文化,有雄厚的科研力量,新中国自主创新的陶瓷材质集中在淄博。当代国窑出现在淄博,那是实至名归。”

  (记者伊茂林)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