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版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热点资讯

多措并举,提升水泥碳排放核算核查水平,为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有力保障——《两指南》解读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18日

多措并举,提升水泥碳排放核算核查水平,为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提供有力保障

——《两指南》解读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近日,生态环境部依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印发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 水泥行业》和《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技术指南 水泥行业》(以下简称《两指南》),用于指导水泥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两指南》以问题为导向,聚焦主要生产设施碳排放核算核查需求,强化关键参数管理,规范核算规则和企业自证材料,全面加强了水泥企业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增加了与配额分配管理需求相衔接的生产参数数据,对做好扩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行业覆盖范围的制度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于推进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水泥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也是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重点领域。我国水泥产量已经连续多年保持在20亿吨以上,水泥产量和消费量占全球比重均超过50%,因此带来大量的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据测算,我国水泥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约占建材工业的80%,占全国碳排放总量比重超过10%,是我国碳减排的重点领域。2021年以来,随着水泥产品需求量下降,水泥产品产量呈现下降的趋势,2023年水泥产量相较2020下降了15%,2023年水泥熟料产能利用率不足70%,水泥产能过剩矛盾进一步突显。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我国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制度创新,也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核心政策工具。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推进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研究工作,《两指南》的发布标志着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取得积极进展。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后,可以有效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机制作用,倒逼低效产能淘汰、释放先进产能,促进行业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发展低碳技术,降低企业碳排放水平,从而推动水泥行业向绿色低转型发展。

  二、《两指南》的发布可有效保障水泥行业碳排放数据质量,为配额分配、碳交易保驾护航

  1. 为准确核算核查水泥生产企业碳排放提供了指导和依据

  温室气体排放的数据质量是保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和前提,是碳市场的生命线。全面准确真实的碳排放数据是推进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基础,也是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温室气体减排成效的关键要素。《两指南》通过优化碳排放核算和与配额分配相关的计算公式,精简参数数量,提高了技术规则科学性与可操作性。在核算关键参数方面,按照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数据质量可核算、可核查和可追溯的要求,精简了关键参数数量,熟料过程排放因子和非碳酸盐替代原料扣减系数均采用缺省值,化石燃料低位发热量认可贸易结算凭证及第三方机构检测值,并给出了常用化石燃料的低位发热量缺省值供企业选择。对于大部分水泥生产企业仅需准确计量化石燃料购入量、熟料产量、非碳酸盐替代原料消耗量等关键参数,就可以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准确获取,保障水泥行业碳排放数据质量。

  2. 体现了与配额分配管理要求的衔接

  核算、核查与配额分配核算范围边界保持一致,遵循“抓大放小”的原则,只核算主要生产设施水泥熟料生产线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企业层级只核算不核查);体现了国家对建材(水泥)行业产业政策的导向,鼓励使用替代原料、替代燃料,明确了非碳酸盐替代原料的扣减系数,替代燃料也是只报告不核算;并对标国际规则,不再考虑电力产生的间接排放,避免了电力排放的重复计算。为此,指南明确核算边界为熟料生产(熟料烧成系统)碳排放,并给出核算边界示意图,便于企业和相关单位理解和区分;附录中给出了30种常用非碳酸盐替代原料的扣减系数,便于不同替代原料的准确核算。

  3. 多措并举,强化了数据质量管控

  为保障碳排放数据质量风险可控、兼顾科学和效率、统筹考虑核算和监管能力,《两指南》对设施层级碳排放核算、核查方法和要点都分别提出了明确要求。严格规范了水泥生产企业数据质量控制方案制定及执行、排放相关检验检测、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年度排放报告编制和报送等活动,保证碳排放统计核算数据、年度排放报告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同时,《两指南》明确企业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熟料生产关键参数计量器具等方面的管理要求,明确提出查、问、看、验四种核查方法和步骤,给出合理取值范围、经验数值以及核查过程中的特别注意事项,细化了各项管理要求,有效提升了核算、核查工作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起到精准指导水泥行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核算核查工作的作用。多措并举、发挥合力有效地保障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

  4. 着眼当前统筹未来,为提升碳排放管理水平预留空间

  核算指南提出了五个鼓励,推动数据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其中包括鼓励企业创新技术手段,应用智能盘库和烟气二氧化碳排放自动监测技术。目前,水泥熟料产量根据消耗量、外销量、购进量、熟料库和熟料仓的库存变化确定,需定期对水泥熟料库进行盘存,盘存会存在一定的误差,智能盘库方法可以有效减少盘存误差,行业内部分企业已经有应用,为此核算指南增加了智能盘库,鼓励水泥企业推进智能盘库的应用。烟气二氧化碳自动监测是准确计量水泥行业碳排放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今后行业重点推行的方向,水泥行业已经开展了烟气二氧化碳自动监测试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流量计量不准、相关技术规范不健全等问题。核算报告指南增加了烟气二氧化碳自动监测的技术要求,明确数据报告格式要求等,为下一步推动自动监测预留了空间。

  总体来说,《两指南》为水泥行业的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核查工作提供了有效的指导和依据,具有很强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各有关单位特别是水泥企业要加强学习和培训,尽快熟悉相关技术要求和规则,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切实加强内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对照具体要求做好碳排放核算、月度存证、报告等各方面工作,组建专门的人员和技术团队负责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相关工作,不断提升能力建设,为水泥行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做好准备工作。

责任编辑:褚赞赞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