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流态超早强高耐久水泥基材料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 专业类别 :
技术发明类
- 获奖时间 :
2014年
- 获奖等级 :
二等奖
- 完成单位 :
武汉理工大学、武汉华轩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 项目介绍 :
项目属于混凝土及水泥制品领域。
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大规模建设时期,大量高速铁路、过江隧道、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军事工程、机场建设等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的抢险救灾,使得高效、快速、高质量施工显得极为重要,因此,快速施工、结构快速服役已成为工程建设的两大特点,并成为评价工程建设水平的重要指标。项目为满足高速铁路快速锚固、灾后快速重建等快速修建领域的需求,系统研究了高流态超早强水泥基材料,发明了系列关键技术与材料。
项目的主要发明点为:(1)发明了基于选择性吸附的颗粒体系高效分散技术及吸附调控技术,建立利用液相环境调控流动性的设计方法,发明并制备了低水灰比(小于0.3)条件下,低粘、高流态、高稳定性的浆体流变性调控的关键材料,突破工作性技术瓶颈;(2)基于晶核诱导原理,建立了高流态水泥基材料结构形成模型,实现了高流动性与高小时强度矛盾的重大突破,发明了高流态水泥材料快速反应的关键材料;(3)基于颗粒最紧密堆积原理,采用整形优化的超细骨料弱化浆骨界面过渡区,采用纤维、功能性混凝土掺和料、纳微米改性材料,优化水泥石结构,强化界面过渡区产物结构,突破了水泥基材料超早强与高耐久性的矛盾,发明了高工作性、高小时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的“三性一体”系统关键材料。
项目已获多项发明专利,产品在湖北、湖南、江西、江苏、河南、重庆、广东、广西、福建、山东、新疆等地10余条铁路及30余条高速公路、长江隧道工程、武汉汉阳港港口等重点重大工程,近100个项目中得到大量推广应用,2011~2013年新增利润1.165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项目的实施,为我国铁路交通、高速公路、水利等重点、重大工程的快速施工提供新材料与关键技术支撑,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意义。
联系方式:建材科技奖励办公室 电话:010-57811082、010-57811517 邮箱:jclhhkjb@163.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