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资讯
您当前所在位置:

贵州铜仁:锰渣“变身”新型建材,解锁资源化利用新密码

来源:中国新闻网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06日 浏览:
摘要:

贵州省铜仁市一家开展电解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企业,将传统冶炼产生的废渣转化为新型建材原料,成功探索出一条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之路。

  近日,走进贵州省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一家开展电解锰渣资源化综合利用的企业,车间机器轰鸣,通过“低温干化脱氨与中温改性固硫”两段式焙烧活化技术处理后的电解锰渣,可用作水泥掺料、路基材料等,实现变废为宝。

  据了解,截至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处置锰渣63375吨,产生无害化锰渣约4.6万吨,并将传统冶炼产生的废渣转化为新型建材原料,成功探索出了一条锰渣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之路。

  “无锰不成钢”,锰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元素,也是钢铁工业不可缺少的原料。铜仁市作为中国重要的锰产业基地,已探明锰矿储量约8亿吨,地处中国“锰三角”核心区的松桃自治县,更以中国“锰都”闻名。

  过去,由于生产工艺落后,生产1吨电解锰约产生8吨至10吨锰渣,并采用传统填埋方式处理锰渣,给生态环境带来了风险隐患。近年来,铜仁市全力攻克锰渣造成的环境污染和锰渣综合利用难题,先后出台《铜仁市电解锰污染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等,清理“历史欠账”。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关键支撑。近10年来,矿业经济对贵州省GDP贡献率稳定在45%左右,成为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

  在铜仁市境内的大龙经济开发区,一家从事新型功能材料企业的生产车间,一块块硫化锰渣经过球磨、浸出、除杂等一系列特定工序后,提取出镍、钴、锰等有价金属,再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制作成电池级四氧化三锰等材料销往世界各地,提取后的废渣则运往水泥厂作为生产材料,形成产业循环发展。

  为推进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大龙经济开发区已聚集多家新型功能材料企业,形成电解二氧化锰、高纯硫酸锰以及镍钴锰三元前驱体等锰系新型材料为代表的上下游加工产业链,生产的产品不仅占据一定国内市场,还销往韩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作为铜仁优势资源的锰,经过“富矿精开”,已由过去生产电解锰、氧化锰到现在发展新材料、储能电池等,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集群入选全国首批66个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2025年一季度,铜仁市新型功能材料产业规上产值达79.3亿元,同比增长14.6%。

  贵州作为矿产资源大省,煤、磷、铝、锰等矿产资源储量排名全国前10位。目前,依托丰富的磷、煤、铝、锰等优势矿产资源,贵州已初步形成了以新能源电池材料、磷及磷化工、煤及煤化工、铝及铝加工等为主体的资源型产业基础。

  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贵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高于全国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汽车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5.3%,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4.58万辆,增长93.7倍。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有效延长,带动相关行业快速增长,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3%,电池制造增加值增长97.8%,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产量增长189.8%。

  如今,贵州通过持续强化建链补链强链,推动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加速从“资源富地”向“产业高地”转型。

责任编辑:韩雅峰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