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砖瓦
您当前所在位置:

方案解读 | 发挥标准提升引领作作用 推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3日 浏览:
摘要: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我国建材行业标准创新提升,明确了目标导向,提供了工作遵循。

发挥标准提升引领作用 推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安全高质量发展

——关于《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解读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应急管理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标准提升引领原材料工业优化升级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了“标准体系更加优化、标准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标准实施应用不断深化”三个目标,提出了“开展标准体系优化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标准研制、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建设、加强新材料产品标准培育、夯实行业标准化安全质量基础、强化标准实施应用”六项任务,强调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源投入、强化人才建设”三个保障措施。

  建材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是我国工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行业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近年来,全行业在标准化组织建设和管理、标准体系研究、标准制修订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行动方案》的印发,为我国建材行业标准创新提升,明确了目标导向,提供了工作遵循。

  一、建材行业及标准化工作情况

  建筑材料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原材料及制品工业,共有企业22万余家,从业人员860多万人,年总产值达7万亿元。建筑材料按产品可划分为建筑材料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非金属矿物材料及制品三类,对应国民经济分类中的34个行业,涉及7万余个产品,广泛应用于基础设施、军工、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和人民生活各个领域。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以下简称建材联合会)作为建材行业唯一综合性社会团体,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托,负责全国和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标准的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行业共有15个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3个全国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4个行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3个行业标准化工作组。建材行业现行有效的强制性国家标准43项,现行有效推荐性国家标准1053项、行业标准1399项。其中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绿色制造、低碳等领域标准263项。共主导制定45项国际标准,发布国标外文版92项,行标外文版13项。

  二、建材行业落实《行动方案》举措

  我国建材产业已逐步从增量市场进入存量市场,市场需求的规模结构正发生重大变化,产业结构亟需调整、产业布局亟待优化。建材行业将以《行动方案》发布为契机,更好发挥标准对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提升引领作用,以标准工作为促进建材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绿色低碳持续深入、数字化转型进一步加快、装备制造竞争力和原材料供给水平提升提供支撑保障,为推动建材工业向供给高端化、结构合理化、发展绿色化、产业数字化、体系安全化转变贡献标准力量。

  (一)在完善建材标准体系上下功夫

  《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按照“废止一批、整合一批、修订一批、制定一批”的要求,加强对各领域标准体系评估,优化升级现有标准体系,完善新型工业化标准体系布局。建材行业将认真落实方案要求,把持续优化完善标准体系作为未来行业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任务。

  一是加强标准体系评估。科学系统推进标准修订,整合重复交叉标准,修订与现行技术和市场需求不匹配标准,降低建材行业标准平均标龄,提升标准质量和水平。二是加大重点标准研制。着力解决标准缺失问题,结合建材行业发展阶段和当前标准化需求,推动建材行业绿色低碳、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三是强化过程管理。通过标准指导和标准制修订全过程管理,强化标准化理论研究和验证应用,推动全面提升建材行业标准体系的适用性和有效性。

  (二)在数字化转型标准研制上下功夫

  数字化是建材行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是构建现代化建材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建材行业将结合《原材料工业数字化转型工作方案(2024—2026年)》《建材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1版)》和《行动方案》要求,以标准化工作推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建材工业深度融合,开展基础共性、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慧园区、智能仪器以及智能操作/控制系统等智能服务标准研究。

  在水泥、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玻璃纤维、混凝土及水泥制品、防水材料、石膏制品、耐火材料、建筑密封材料等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工厂评价标准研制,培育建材行业智能工厂试点企业,促进建材行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发展。

  (三)在开展绿色低碳标准建设上下功夫

  在国家“双碳”政策指导下,建材联合会始终将绿色低碳作为推动建材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工作主线,并系统推进建材行业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标准研制工作。结合建材行业“揭榜挂帅”科技攻关成果,建材联合会创新开展“六零”工厂系列标准研制工作,并于2024年6月6日正式发布《建材行业六零工厂评价通则》,引起了行业、社会和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组织开展了减碳量评估方法、碳排放与核算报告要求、原燃料替代等系列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修订。

  按照《行动方案》要求,建材行业将加快节能标准更新升级,提升建材行业重点领域能耗限额指标要求,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一是加快制定“六零”工厂评价系列标准。开展“六零”工厂评价,发挥好“六零”试点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推动建材企业转型发展。二是系统开展产品碳足迹标准研究。对于量大面广、出口量较大、能源属性和碳属性突出的建材产品,率先开展碳足迹标准研制。三是继续做好绿色建材评价标准研制。开展绿色低碳属性突出、消费量大的建材产品标准制定工作,支撑绿色低碳建材推广与应用。四是加快行业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标准制修订。持续提高尾矿、废石、粉煤灰、煤矸石、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赤泥、废弃纤维及复合材料等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标准供给。

  (四)在加强新材料产品标准培育上下功夫

  无机非金属新材料是我国建材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建材联合会将推动新材料技术产品研发与标准制修订的有效衔接,加强科技成果的标准化转化。重点推动新型低碳胶凝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超韧陶瓷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人工晶体、超硬材料、功能玻璃、矿物功能材料、高性能气凝胶隔热材料、石墨烯材料、新型墙体材料、轻质和生物质建材、装配式建筑、环境功能材料以及催化、光功能、储氢材料等先进新材料领域标准研制,保障无机非金属关键材料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五)在夯实质量安全标准化基础上下功夫

  《行动方案》在夯实质量安全标准化基础部分,重点提出要强化质量标准建设,系统推进产品使用说明书、质量追溯、质量分级、质量控制能力等标准研制。作为与人民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的基础原材料工业,建材行业始终将提升质量和安全作为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方面,并率先在工业领域开展了使用说明书、产品质量追溯等标准研制工作,目前国家标准《建筑材料产品追溯体系通用要求》、行业标准《建材产品使用说明书通用要求》已完成标准报批工作,得到了行业企业的积极参与。结合方案要求,建材联合会将系统推进质量安全标准化工作。

  一是强化基础标准研制。在先进技术工艺、实验方法、标准样品等基础标准方面加大力度,推动建材行业计量校准技术规范的研发和应用。二是推进说明书标准研制。在与消费者密切相关的装饰装修材料等领域开展重点产品使用说明书标准制定,指导消费者合理选购和正确使用建材产品,提高产品应用可靠性。三是加快产品质量追溯标准研制。以质量追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建材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系统推进制定水泥、预拌混凝土,安全玻璃、防水卷材等重点产品的追溯标准。四是开展强制性国家标准研制。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生态安全以及社会经济管理等领域开展重点建材产品强标制修订工作,筑牢产业安全发展基础。

  三、保障《行动方案》有效落实

  建材联合会作为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归口管理单位,将从组织领导、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保障《行动方案》有效实施。

  一是发挥组织领导作用。结合行业发展阶段,强化建材行业标准顶层设计和中长期研究,引导行业标准化工作。做好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提升标准质量,加大先进适用标准有效供给,持续完善建材行业标准体系。

  二是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专家库,组织开展建材行业标准化从业人员培育,形成一批既懂原材料工业又懂标准的复合型标准化人才,为建材行业标准化工作的全面提升,为建材行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标准化人才支撑。

  下一步,建材联合会将履行行业标准管理责任,及时宣传转达文件精神,系统做好《行动方案》宣贯。我们将以《行动方案》发布实施为契机,推动建立更高质量、更好效益、更优布局、更加绿色、更为安全的建材标准体系,引领建材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为构建现代化建材产业体系做好标准支撑。

责任编辑:褚赞赞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