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水泥

您当前所在位置:

十天内两次重磅收购 中国建材“西南水泥”现雏形

来源:<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14日 浏览:
摘要:

核心提示:科华集团一度被视为台湾水泥的“囊中之物”。后者的香港上市公司台泥国际曾于今年8月26日发布公告宣布,拟以不高于16亿元的价格收购重庆科华80%权益、万州科华股权及石柱科华股权等。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事情就发生了变故。
业内纷传的“台湾水泥收购科华集团失败因遭某一企业抬价”一事后,“抬价方”昨日终于浮出水面。
  11月10日,建材央企中国建材集团正式宣布联合重组科华集团,完成了本月继利森水泥后的第二笔重磅收购,为自身“西南水泥”的布局打下了基础。不过,该集团的扩张路上并非没有对手。
传闻:抬价5亿抢科华
  科华集团一度被视为台湾水泥的“囊中之物”。后者的香港上市公司台泥国际曾于今年8月26日发布公告宣布,拟以不高于16亿元的价格收购重庆科华80%权益、万州科华股权及石柱科华股权等。然而,仅仅两个月之后,事情就发生了变故。
  10月底,台泥国际公告显示,收购重庆科华及浙江科华一系列水泥相关资产的行动,告吹。台泥国际的董事总经理吴义钦透露的原因是,由于有大的竞争者加入。
  随后,业内纷传大竞争者为中国建材集团,近日的签约表明传言属实。
  值得注意的是,台泥国际宣布已向科华集团发出通知以寻求适当赔偿。为何宁愿赔偿也要违约?
  昨日,某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中国建材出价更高。
  此前有传闻,新的合作方出资比台湾水泥高出5亿。记者昨日多方寻求渠道未获证实。
  西南水泥雏形初显
  数据显示,西南水泥市场正值一片“红海”。截至2010年底,西南地区前10大水泥企业的熟料产能仅占整个西南市场的34.85%,市场集中度远低于其他五大区域。
  数字水泥网陈柏林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水泥市场强调区域控制和区域整合,现在的西南水泥市场是一个并购良机。
  本月1日,中国建材宣布收购利森水泥,后者年产熟料685万吨,年产水泥1010万吨,市场范围覆盖了成都、重庆、达州、广安、巴中、南充、德阳和绵阳等地。而此次的科华集团下属企业分布在浙江、江西、重庆、四川等省市,年水泥生产能力800万吨。
  10月25日,中国建材股份总裁曹江林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中国建材计划整合西南地区100多家水泥企业,打造“西南水泥”。
  业内人士认为,有着十天之内的这两次重大收购为基础,中国建材西南水泥的雏形也渐渐显现。
  不过,西南的水泥扩张之路上,中国建材并非没有对手。
  昨日,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透露,除中国建材外,海螺水泥、台湾水泥、华润水泥在西南区域的收购均在加速。
  公开信息显示,“十二五”期间,海螺水泥的目标是,通过新建和并购重组发展模式,水泥熟料产销量达到3亿吨,这与中国建材的“十二五”目标相同。据了解,海螺水泥在贵阳、黔南、云南龙陵等地开展了水泥线的投资收购。上述人士表示,海螺的西部战略是以并购为主,而西南市场更将是重中之重,海螺水泥不可能轻易让出。
  除海螺外,台湾水泥也在贵州开展了大规模并购,在其董事长辜成允的眼中,该企业对贵州市场的开拓志在必得,因为后者将其东南、华南、西南市场连成一线。
责任编辑:<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证04069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