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玻璃

您当前所在位置:

我国玻纤企业产品较少 国外进口比例较大

来源:互联网  撰稿人:  发布时间:2017年03月06日 浏览:
摘要:

作为高端玻纤产品,高性能玻璃纤维基本可以分为高强高模玻纤、耐腐蚀玻纤和低介电玻纤三大类。

  作为高端玻纤产品,高性能玻璃纤维基本可以分为高强高模玻纤、耐腐蚀玻纤和低介电玻纤三大类。除了国际玻纤巨头OC在这一领域引领行业潮流外,近年来我国主要玻纤巨头也纷纷研制出类似新品,但目前我国高性能玻璃产量占总产量比重仅6%,远远落后于国外37%的水平,这导致我国在新能源等领域所需的高性能玻璃纤维绝大部分从国外进口,占比达到60%。

  

  就复合材料而言,国外一般分为增强热固性塑料用玻纤增强材料(FRSP)、增强热塑性塑料用玻纤增强材料(FRTP)、增强沥青用玻纤增强材料和玻纤纺织材料,其中玻纤增强材料约占70%-75%,玻纤纺织材料占25%-30%,而我国玻纤增强材料仅占30%,并且除用作传统的FRSP、FRTP、CCL等增强基材外,其它玻纤织物及玻纤毡延伸制品规模较小。例如OC的非织造技术部有一系列用于地板、地毯、石膏板等外用制品的增强材料,而国内仅长海股份在此领域有所涉足(复合隔板和贴面毡),但在质量和产量上仍与OC有所差距。

  我国玻纤行业的发展具备很大的资源优势,如石英砂保有储量为13。5亿吨,叶腊石已探明储量5500万吨。中国玻纤行业人力成本占产品成本的5%-6%,而在美国这一比例大约为25%-30%,企业的综合成本比国外企业要低,这一点上更有优势,但国内的玻纤企业尚专注于单种产品的研制与销售,缺乏配套的设计服务,很容易造成同质化较高的局面,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而且单一的玻纤产业,易受市场环境影响,缺乏对于行业景气风险的转移。

  


责任编辑:王澎
分享文章到:
0
浏览次数:
】 【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网站注明“来源: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文本、图片、LOGO、创意等版权归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建材信息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无意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与本网联系,本网经核实后可立即将其撤除。
京ICP证040699号-1
因特网信息服务:电信业务审批[2004]885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4070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京海工商广字第9990号
中科汇联承办,easysite内容管理系统,portal门户,舆情监测,搜索引擎,政府门户,信息公开,电子政务